【日新论坛】第105讲 氢能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化验证的必要性 / 碳中和下氢能发展及电解水制氢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3-04-20
浏览量:

【日新论坛】第105讲

报告会时间::2023年4月22日(本周六)上午9:00

报告会地点:阳光科技大厦一楼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报告会主题一:氢能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化验证的必要性

报告人:叶思宇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报告人简介:

叶思宇院士在电化学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具有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是国际公认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和膜电极的领军人物,为现代燃料电池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叶博士师从田昭武院士和钱人元院士, 1988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电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 2000年受邀加入全球知名燃料电池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任高级研究员,2002年被破格提拔为首席科学家,其领导的催化剂涂层膜以及汽车和固定式应用的MEA设计,开发的耐电池反转催化剂和抗碳腐蚀阴极催化剂层,已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各种产品。2018年回国后,积极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担任国内膜电极领军企业—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负责公司整体产品及技术战略规划、指导,领导鸿基氢能研究院开展工作,目前CCM年产能达30万平方米,良品率99.9%;MEA单日稳定产能超过6000片,良品率达到99.3%,一致性良好,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的高度认可。拥有50多项发明专利, 并在世界一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内容摘要:

从整个氢能产业链来讲,不管是制氢端或是氢气的储运,再到燃料电池环节,都还存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这一环节还处于技术转移到小试或是中试阶段,大规模的应用非常少,甚至这些应用还没有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工程化验证。要解决技术上的瓶颈问题,需要在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产业化和工程化验证这三个方面同时发力。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在电解水制氢、储氢以及燃料电池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些产品应如何变成工业品、商品还面临挑战。在这一方面就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相互配合,尽快完成工程化验证,并把工程化验证中的数据及时提交给大学和研究所,进行新一代的燃料电池科学技术研发,也应尽快地对接到企业的研发部门。只有这一过程的闭环得以实现,氢能产业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报告会主题二:碳中和下氢能发展及电解水制氢


报告人:张久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报告人简介:

张久俊院士是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主席兼总裁,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主任委员。张院士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获物理化学学士学位和电化学硕士学位,于1988年在武汉大学获电化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6在加州理工学院,约克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进入工业界(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巴拉德燃料电池公司)直到2004年。随后转入加拿大联邦政府国家研究院担任首席科学家至2016年。院士长期从事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的研究和产业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包括燃料电池、高比能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CO2电化学还原和水电解等。至今已发表论文及科技报告650余篇,包括同行评议论文450余篇,编著书26本,书章43篇,被引用49000多次(H-Index为91);以及90余篇工业研发技术报告。有70余篇论文均被引用100次以上。2014-2020年被连续7年评为全球科技工程界论文最高被引用科学家之一;2014-2016年被汤姆斯-路透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2018年被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和技术大会(EEST2018)授予终身成就奖;2020年入选全球10万名材料人中的中国TOP100材料人榜单。张院士目前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巴西联邦马瑞仰大学、武汉大学和天津大学等1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荣誉/兼职教授;Springer-nature《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SCI期刊主编、CRC Press《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丛书主编、KeAi Publishing《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SCI期刊副主编、中国化学化工出版社大型丛书《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换》主编及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内容摘要:

   达成碳中和的主要方法包括三种:一是通过碳补偿机制,使其产生的碳排放量等同于在其他地方减少的碳排放量,如通过植树造林、购买再生能源凭证等;二是使用低碳或零碳排放技术,如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避免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等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最终目标是仅使用零碳或低碳能源,而非化石燃料,使碳的释放与吸收回地球的量达到平衡而不增加;三是通过碳交易付钱给其他国家或地区以换取其二氧化碳排放权。

氢气来源广泛,既可以借助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低碳化技术制取,也可以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备,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载体